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 > 网民看日照

感知日照丨匠心筑梦,让劳动精神“闪耀”奋进征程

来源: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:2025-05-01 09:00:58

四月芳菲尽,五月絮升华,在和美怡人的光景中,五一劳动节如期而至。这个属于全体劳动者的节日,不仅是对他们汗水与付出的赞誉,更是凝聚劳动力量、传承劳动精神的关键节点。

image.png

回望历史长河,从农耕时代的躬身耕耘,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轰鸣,再到数字浪潮下的创新突破,劳动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。在日照,“英雄船”船长柴立清革新渔业技术,“港口工匠”徐玉金攻坚设备难题,“智造先锋”常书增投身科创研发,他们以智慧与担当,诠释着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。

image.png

然而,新时代劳动价值的实现正面临诸多挑战。新兴行业兴起引发技能需求巨变,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供需失衡,暴露出劳动者适应新形态面临的困境;同时,轻视劳动的观念时有出现,部分企业忽视劳动者权益,制约了劳动价值的充分释放。那么,如何让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?

image.png

育劳动精神,厚植时代发展沃土。劳动是教育土壤中最富生命力的种子,在新时代背景下,劳动教育应主动拥抱时代浪潮,借助数字化技术打破空间壁垒,以沉浸式体验唤醒情感共鸣,让劳动精神在创新实践中生根发芽。如,深圳的“劳模工匠云课堂”中,航天技师通过直播的方式现场拆解空间站机械臂,让百万青少年在云端领略工匠精神;兰州校园“空中农场”里,学生借助物联网与3D打印技术,将传统农耕转化为前沿科技实验。未来,我们还可以拓展更多场景,如在公共交通上打造“流动劳模展览馆”,鼓励家庭开展“厨房劳动实验室”亲子活动等,构建起“云端+指尖+身边”的全方位立体传播网络,让劳动精神浸润每个角落。

image.png

筑保障之堤,护劳动者权益周全。“打工人”撑起经济发展半边天,劳动者权益保护关乎个体尊严与社会福祉。面对灵活用工、远程办公等新业态,传统保障模式亟需革新。借助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,构建全行业、全周期的权益守护体系势在必行。杭州“智慧劳动监察”平台运用大数据与AI技术,实现了对欠薪问题分秒级预警,推动劳动保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监管;日照创新推出的“枫桥式”劳动争议化解模式,通过裁审联动、工会普法等举措,全方位维护劳动者权益。未来,还可以推广“智能安全手环”监测高危作业环境、“在线工时管家”保障灵活就业权益,织密劳动者权益“智能防护网”。

image.png

燃创新之火,赋能劳动价值跃升。劳动价值的跃升离不开创新驱动,可以通过搭建技术攻关平台、完善“股权分红”“技能革新”等激励机制,构建政策、资金、人才协同的创新生态。比如,合肥创新院以“技术入股+现金入股”模式,将70%股权奖励给研发团队;三一重工建立“金点子”奖励库,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可获利润分成。劳动者个人也应积极主动地拥抱创新,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提升数字化技能,从一线工人研发智能焊接系统提升生产效率,到外卖骑手优化配送算法形成行业模板,创新让传统岗位焕发新生。

image.png

“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,是一个人在体格、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。”从岚山渔港的号子,到日照港的机械轰鸣,再到高新区的科创之光,劳动始终是日照最动人的城市旋律。当我们在五一节致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时,更应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,以实干为墨、创新为笔,在现代化海滨强市的画卷上续写属于我们的劳动篇章。(图片源自网络)

编辑:王晓菡
编审 :王宗敏
责编:刘佳秀